白龍尾島本屬於中國領土,為何中國要將其讓給越南呢?相信很多人對於白龍尾島移交之謎感興趣吧?!這件事還要追溯到1957年,中國政府將白龍尾島交給越南。2004年,中越簽署協議,正式將白龍尾島劃歸越南。據悉,這個決策,毛主席周總理也牽涉其中。
近日,中國與越南再起爭端,越南稱中國海軍槍擊越南漁船以致走火,而中國稱維護海島主權,槍擊外犯,是合理合法,也是必要的。顯然,越南先是挑起爭端,又攻擊中國,這種國家令人不齒。
對於越南與中國,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白龍尾島。白龍尾島本來屬於中國的領土,可是在1957年,中國政府將該島交給越南。2004年,中越簽署協議,正式將島嶼劃歸越南。對於這個決策,至今仍有很多人不理解。
白龍尾島則是明、清以來,在中華民國時期的中國及外國地圖上,浮水洲島仍在中國一側,白龍尾島直至1950年代仍然是中國領土。1955年7月,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該島,到1957年3月送給越南。
2001年,中越北部灣劃界完畢;2004年,中越《北部灣劃界協議》正式確認越南對浮水洲島的主權歸屬。經過越南自90年代以來有意識的開發和移民,該島居民已恢複到幾百人。
何以本屬中國的“夜鶯島”,會變成今天越南的“白龍尾島”?事情要追溯到1957年。
中國讓白龍尾島給越南內幕曝光
具體過程,一種說法是:1957年越戰前夕,“為了支援越南的抗美戰爭,周恩來和越南總理範文同簽署協議,將我國北部灣裏的白龍尾島,出借給越南政府,讓其在上麵修建雷達基地,作為預警轟炸河內的美國飛機,同時作為中國援越物資的轉運站。”
另一種說法則稱:周恩來是“借島協議”的簽署者,毛澤東則是“借島”的拍板者:“越共中央委員會主席胡誌明來到中國,通過周恩來總理向毛澤東請求,讓我們把位於北部灣海域的夜鶯島,‘借’給越南‘用’一下,建一個前沿雷達站,用以監視美帝飛機的行蹤,那時的中國,有點像慷慨漢子,幾乎沒費什麽周折,胡誌明的請求就得到了應允。”
上述兩種說法,都是“借島說”,還有一種“移交說”。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科研部1992年出版的《我國與鄰國邊界和海洋權益爭議問題資料選編》記載:“北部灣劃界涉及一個重要因素,即在海域中央的一個島嶼,原屬於我國,稱為浮水洲或夜鶯島,1957年我移交給越南,越改稱為白龍尾島。”
總而言之,無論是“借島”還是“移交”,在當時乃至日後都沒有公開。而是采取了一種“秘密移交方式”。根據高健軍著的《中國與國際海洋法》一書稱,“白龍尾島……在曆史上曾屬中國領土,1957年3月通過‘秘密移交方式’將該島移交越南”。所以,當年具體的協議條款有些什麽內容,迄今是謎。
至於為什麽要把中國的夜鶯島“借”給越南,成為“白龍尾島”,又為何要采取“秘密移交方式”,一種可供參考的解釋是:一方麵,中國作為亞洲共產主運動領袖,必須支持胡誌明的越共與美國支持下的南越之間的戰爭;另一方麵,中國當時並不希望直接卷入戰爭,成為“參戰國”,進而直接與美軍對峙。於是,作為援助越共的關鍵中間站——現有資料顯示,中國確實在夜鶯島上幫助越南建造了雷達站,大量的援越物資,也正是通過該島輸送給了越共——“夜鶯島”就被“秘密移交”給了北越。
中國放棄白龍尾島的原因
在美越戰爭期間,為了給海防和河內的的防空增加預警時間,主席和總理同意把白龍尾島劃入越南領土,在其上設置雷達,防空陣地,通訊站,就象中國軍隊進入越南後都偽裝成越軍一樣,這個海島隻有成為越南領土,才能避免中美的直接軍事對抗,這個決策當然是錯誤的,不過當時中國對於海權的認識不足,對於越南的無恥也認識不足,同時當時對於邊界的劃分原則是主席提出的“萬裏長城今尤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”,所以對於友好國家是全麵退讓。
80年代末重開談判時,中方就是以此為據,說明主席當年隻轉讓了海島,而沒有轉讓附屬海域。所以中方漁船才能靠近到離島15海裏的地方打漁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